9001cc金沙以诚为本

求职技巧
【就业指导】@毕业生 | 谨防新式“就业陷阱”!
页面更新时间:2022-11-07 09:55  编辑:郑宏霞

      

 

初入社会的“职场萌新”

难免会在求职路上

“踩雷”

那么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式陷阱

我们应该怎么做呢

下面整理了一些典型案例和警示

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了解吧

一、“临门式毁约”的陷阱

案例:

2021年,大四的王同学通过校招途径,获得了某公司发放的offer。20225月,公司HR称因为业务调整,不能提供就业岗位。王同学称,该公司为学生提供5000元补偿,和他一样被毁约的学生有20多名。但当时校招已基本结束,造成了很多被毁约的同学都找不到工作。

警示:

()主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,关注行业动态,留意企业信息,审慎求职和签署三方协议;

()遭遇违约时,应积极找单位协调,合法争取被解约的损失赔偿,协商不成,则要用法律武器进行诉讼,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
二、“滥用试用期”的陷阱

案例:

刘洋是应届大学毕业生,经过一番“海投”终于找到了工作,并和公司商议试用期3个月。“疫情期间工作不好找,公司说试用期没工资,我想着熬一熬就过去了,于是便答应了。”但让他无法接受的是,试用期结束公司却拒绝给他转正,也不支付任何工资。刘洋不愿再耗下去,选择了离职。

警示:

()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第39条的规定:“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,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。”但“不符合录用条件”对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有较高要求,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充分举证,就不能解除劳动合同;

()除此之外,在试用期期间工作单位不仅要支付试用期工资,工资的支付标准也有法律最低限制。所以如在试用期期间遇到用人单位不支付工资的情况时,可以提出仲裁。

三、“花样培训贷”的陷阱

案例:

20223月,大学毕业生李杨(化名)在某App中看到某家机构提供线上培训视频制作课程并且包教包会。李杨心动地添加了该机构负责人的联系方式。对方为李杨介绍了全部课程,并称培训结束后机构会提供派单服务,学员可以接单赚钱。此外还可办理机构提供的“助学贷款”,学成可靠接单还贷。李杨便下载了对方指定的一款消费金融App,并听从建议以“非学生、无业”条件办理了贷款。

培训期后,李杨却迟迟未接到机构派单,在追问下负责人对之前的许诺不承认,便将该负责人此前承诺派单的截图发给对方,对方称未签订相关合同,无法提供派单服务,也拒绝退款。此后,李杨再也联系不上这位负责人。

警示:

()毕业生求职就业,要量力而行、适可而止,不要提前“透支”、随意贷款;

()提高辨别和防范意识,参训前要看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培训资质、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、承诺薪资是否与社会同等岗位条件薪资水平大体一致等;

()要注意保留足够的证据,一旦发现被骗,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案。

四、“付费内推服务”的陷阱

案例:

来自四川成都的大学生刘敏(化名)通过社交平台得知某网络培训机构提供“考证+实习+工作”服务,便向客服人员咨询具体事宜。客服反复向刘敏兜售“考证课+付费内推”打包套餐,总计4万余元,并保证刘敏有无限次内推机会,至少一次被保送面试,并且实习机构涵盖市面上所有金融机构。为尽快找到工作,刘敏没多想便交了报名费。购买完课程后,为其提供了几个内推实习的机会。可刘敏发现,这些实习单位根本不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,于是拒绝了这些实习安排。

对于原本的实习、内推承诺,培训机构一再推脱,并提出让刘敏耐心等待。不久后,刘敏再次上门讨要说法时发现,线下授课点已人去楼空,对方再也联系不上了。

警示:

()不轻信就业捷径,提高求职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,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利;

()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实习机会,可以参考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活动,例如校招活动,参加招聘会、宣讲会投递简历等。

五、“新职业认证”的陷阱

案例:

来自北京的小金(化名)大学毕业两年,去年曾想考取新媒体运营师证书,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。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后,她加上了培训机构“老师”的微信。对方在介绍业务时直言不讳:“我们直接收费,帮大家挂网课,不用考试,证书就办下来了。”当小金进一步追问网课教学内容时,对方表示自己“也不知道网课上课内容”。随后小金自嘲“那我拿到证还是什么都不懂”,“老师”直接回答“是这样的”。这样的对话让小金觉得“诚实得可怕”,她随即也暂时打消了考证的念头。

然而就是这样容易到手的证书,却在培训机构口中成为了高回报的“求职利器”。

警示:

()要打破“唯证书论”的盲目“崇拜”,关注所应聘企业的招聘需求,针对性打造自身的就业核心胜任力;

()与此同时,在注重专业能力之外,应更多寻求行业经验的积累和应用能力的提升。

最后送“职场萌新”们一个口诀:

“没有资质证明,不可信

要你交钱,得注意

太诱人的条件,需警惕”

希望大家能够谨记于心

擦亮眼睛识别“陷阱”

顺利拿到自己心仪的offer

奔赴光明的未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