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写作过程
写作过程是指作者对文章的生产过程,即文章由“物”到“意”,由“意”到“文”的“双重转化”过程。它通常分为采集、运思、表达、修改四个环节。采集是有目的、主动地输入信息,以引起写作冲动,并使文章“言之有物”;运思是一种创造性的复杂思维活动,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全面地构思,使文章“言之
有理”及“言之有序”;表达是把运思的结果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使思维的结晶物质化、定型化,并使文章“言之有文”;修改则是追求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反复推敲过程。应用文写作由于自身的特殊性,其写作过程也有特殊的运行轨迹。
2、写作要求
要具备较高的写作素养:写作素养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作者必须有明确的目标,确立达成目标的方法和途径。要有思想理论素养、生活实践修养、文化知识素养、语言表达素养。
要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: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项任务或从事活动的本领,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体现的能力,可分解为观察能力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语言表达能力是作者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,利用语言这一特殊工具所应具备的能力。它要求作者准确地组合语言材料,熟练地掌握语言规则,使自己的表达通顺、流畅、准确无误。
要把握好应用文的语言风格: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平实,不能有华丽的辞藻和诙谐、幽默的语言。任何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通过记叙(叙述)、描写、议论、抒情的表现手法构成的,应用文写作的表现手法一般都是记叙(叙述),再就是也可能用到描写的表现手法,几乎不用到议论和抒情的表现手法的(新闻特写和通讯例外),议论和抒情多用于文学作品中。 (责任编辑:团委) |